联系人:陈经理
邮 箱:
电 话:13691256126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新华东街116号3号楼4层81717室

本发明涉及旋转门领域,尤其涉及三、四翼旋转门的安全防夹和应急安全通道。
背景技术:
旋转门阻隔了室内外空气的流通,降低了空调能耗,其豪华外观提高了建筑物的档次,广泛适用于商场、酒店、机场、办公楼等大型公共场所。然而,旋转门夹人事件时有发生,现有的旋转门在夹住行人时,触发防夹传感器发出信号控制旋转门停止转动,由于惯性,旋转门会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导致夹伤行人,如果传感器及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旋转门仍在转动,将导致被夹行人遭受重伤甚至致命,并损坏旋转门,再则,三、四翼旋转门在建筑物内出现紧急情况时,不能形成理想的安全通道快速疏散逃生人群,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因此,需要解决三、四翼旋转门转动时夹人和消防应急疏散两方面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两方面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消防应急疏散和安全防夹的三、四翼旋转门,即能快速形成应急安全通道,又解决了转动时夹人的安全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消防应急疏散和安全防夹的三、四翼旋转门,有弧形固定门体,弧形门体上有帽头,帽头内部有驱动系统,所述帽头底板中心有垂直向下的传动轴,传动轴下端有可上下滑动的传动轴套,传动轴套周围分布三或四支毛刷支架,上毛刷支架底部装有传感器,所述的弧形固定门体中心有中心轴,中心轴周围对应上毛刷支架位置分布有三或四个组合门翼,每个主门翼铰接一个副门翼。
上述的弧形固定门体设有两个出入口,出入口两边立柱装有防撞胶,防撞胶内有防夹传感器,出口右边立柱装有操作面板和急停开关,入口右边立柱装有急停开关,出入口顶部装有启动感应器,所有传感器及感应器与控制系统和驱动系统连接。
上述的中心轴上、下固定有圆盘,上圆盘与传动轴套用销轴连接,下圆盘底部装有轴承,该轴承安装在地面上并嵌入下圆盘。
上述主门翼用隐形液压地弹簧或连接板安装在中心轴上下圆盘上,副门翼用双向自关合页安装在主门翼上,当副门翼在转动过程中遇到行人阻挡时自动折叠,副门翼折叠后与弧形固定门体之间有可容一人通行的安全距离,避免夹住行人,折叠的同时触发上毛刷支架底部传感器发出信号控制旋转门停止转动,待行人过后门翼自动复位,旋转门继续转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可双向折叠门翼,当门翼在转动过程中遇到行人阻挡时会自动折叠,避让行人,折叠的同时触发传感器发出信号控制旋转门停止转动,即使传感器或控制系统都出现故障,旋转门仍在转动,也不会夹住行人;其次,由于门翼能双向折叠,当建筑物内出现紧急情况需要疏散人群时,旋转门中心轴两边通道均可向外推开门翼快速通行,自动形成安全通道;再则,由于门翼和中心轴可以徒手快速拆卸,物资运输车可以通过,方便快速运送大件物资和大宗物资。本发明即从根本上解决了旋转门夹人的问题,又可快速打开消防应急通道,避免了门坏人伤的严重后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1打开安全通道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门翼在转动过程中遇到行人阻挡时自动折叠的俯视图;
图6位本发明拆掉门翼和中心轴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2打开安全通道的俯视图。
图中:1.弧形固定门体,201.主门翼,202.副门翼,3.上圆盘,4.下圆盘,5.中心轴,6.帽头,7.传动轴,8.帽头底板,9.传动轴套,10.轴套托板,11.托板固定螺丝,12.隐形液压地弹簧,13.下毛刷,14.地弹簧上轴套,15.侧毛刷,16.上毛刷支架,17.传感器,18.底板托盘,19.销轴,20.轴承,21.地弹簧上轴,22.双向自关合页,23.操作面板,24.防撞胶,25.上毛刷,26.主门翼连接板,27.销轴,28.磁铁,29.急停开关,30.传感器,31.底板托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根据图1,图3,图4,图5,图6,一种便于消防应急疏散和安全防夹的三、四翼旋转门,包括两个户型固定门体1、帽头6,弧形固定门体1设有两个出入口,出入口的两边立柱安装有防撞胶24,防撞胶内有传感器30,出口右边立柱安装有操作面板23和急停开关29,入口右边装有急停开关29,出入口顶部安装有启动感应器,帽头6内有驱动系统,帽头6下面有帽头底板8,帽头底板8安装在底板托槽31和底板托盘18上,帽头底板8正中心有垂直向下的传动轴7,传动轴7下端有传动轴套9,传动轴套9用轴套托板10和托板固定螺丝11托起在传动轴7的下端,轴套托板10和托板固定螺丝11的底部与传动轴套9的底部在同一平面上,传动轴套9可以向上滑动15-30mm,传动轴套9周围分布三或四支上毛刷支架16(三翼旋转门三支上毛刷支架,四翼旋转门四支上毛刷支架),上毛刷支架装有上毛刷25,上毛刷支架16底部安装传感器17,弧形固定门体1中心有中心轴5,中心轴5顶部固定上圆盘3,上圆盘3与传动轴套9用销轴19连接,中心轴5底部固定在下圆盘4上面,下圆盘4底部有轴承20,轴承20嵌入下圆盘4内10mm深,轴承20安装在地面上,中心轴5周围对应上毛刷支架16的位置分布三或四个主门翼201,主门翼201下边框内有隐形液压地弹簧12与下圆盘4连接,主门翼201上边框安装有地弹簧上轴套14,地弹簧上轴套14与地弹簧上轴21连接,地弹簧上轴21安装在上圆盘3里面,地弹簧上轴21的调节螺丝突出上圆盘3可手动调节上轴升降,副门翼202用双向自关合页22与主门翼201铰接,副门翼202靠弧形固定门体1一侧有侧毛刷15,主门翼201与副门翼202下有下毛刷13。
如图5,当副门翼202在逆时针方向转动过程中遇到行人阻挡时可自动顺时针方向折叠,副门翼202折叠后与弧形固定门体1之间有可容一人通行的安全距离,避免夹住行人。如图4.当紧急疏散室内人群时,旋转门中心轴5两边通道均可向外推开门翼快速通行,形成安全通道并自动保持安全通道状态,如图6,如需进出大件物资或大宗物资,徒手断开地弹簧上轴套14和上轴21的连接,取出主门翼201和副门翼202,再取出销轴19断开上圆盘3与传动轴套9的连接,向上提起中心轴5,使下圆盘4脱出轴承20,然后水平移出中心轴5,整个过程简单快捷,无需任何工具。上圆盘3和下圆盘4也可以是三角(叉)形或四角(叉)形。
【实施例2】
如图2,图7,主门翼与上圆盘3和下圆盘4通过主门翼连接板26用销轴27连接,上圆盘3与下圆盘4对应上毛刷支架位置装有主门翼连接板26,主门翼201上下开槽,插入主门翼连接板26,用销轴27连接,销轴两头有装饰盖,副门翼202与主门翼201用双向自关合页22铰接。如图7,副门翼202的外侧边框内装有磁铁28,当应急疏散形成安全通道时,两个副门翼202相互吸引并自动保持安全通道状态。上圆盘3与下圆盘4也可以是三角(叉)形或四角(叉)形,中轴可以做成展箱式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优点,并非每个实施例只包含一种技术方案,本发明显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基于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及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各实施例的相互结合或组合得以实现,也可以通过各种更改或变换得以实现,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消防应急疏散和安全防夹的三、四翼旋转门,包括弧形固定门体(1)、帽头(6),帽头(6)内有驱动系统,帽头底板(8)中心有垂直向下的传动轴(7),传动轴(7)下端有传动轴套(9),传动轴套(9)周围分布有三或四支上毛刷支架(16),上毛刷支架(16)的底部装有传感器(17),弧形固定门体(1)中心有中心轴(5),中心轴(5)上下有上圆盘(3)和下圆盘(4),中心轴(5)周围与上毛刷支架(16)对应位置分布三或四个主门翼(201)和三或四个副门翼(202),其特征在于:副门翼(202)和主门翼(201)用双向自关合页(22)铰接并可正反向折叠,主门翼(201)与上圆盘(3)及下圆盘(4)连接,可以徒手快速拆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消防应急疏散和安全防夹的三、四翼旋转门,其特征在于:上毛刷支架(16)可随传动轴套(9)向传动轴(7)的上部滑动15mm,传动轴套(9)由轴套托板(10)用托板固定螺丝(11)托起在传动轴(7)的底部,传动轴套(9)的套筒外径小于底板托盘(18)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消防应急疏散和安全防夹的三、四翼旋转门,其特征在于:中心轴(5)有上圆盘(3),上圆盘(3)用销轴(19)与传动轴套(9)连接,中心轴(5)有下圆盘(4),下圆盘(4)底部有轴承(20),轴承(20)嵌入下圆盘(4)内10mm深,中心轴(5)向上提起使下圆盘(4)脱出轴承(20)可以徒手快速拆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消防应急疏散和安全防夹的三、四翼旋转门,其特征在于:主门翼(201)和副门翼(202)与上毛刷支架(16)同步转动,当副门翼(202)遇到阻力离开上毛刷支架(16)后,传感器(17)发出信号给控制系统使旋转门停止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便于消防应急疏散和安全防夹的三、四翼旋转门,其特征在于:传动轴套(9)向传动轴(7)上部滑动的距离大于轴承(20)嵌于下圆盘(4)的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消防应急疏散和安全防夹的三、四翼旋转门,其特征在于:副门翼(202)折叠后与弧形固定门体(1)之间有可容一人通过的安全距离。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消防应急疏散和安全防夹的三、四翼旋转门,有弧形固定门体、帽头和驱动系统及控制系统,帽头底板中心有传动轴,传动轴下有中心轴,中心轴周围有三或四个主门翼和三或四个副门翼。本发明即从根本上解决了旋转门夹人的问题,又可快速打开消防应急通道,避免出现旋转门夹人后破门救人或消防应急破门救人等更为严重的后果,更符合消防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沈定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定胜
技术研发日:2020.04.23
技术公布日:2020.06.23